图片 浅析创设情境 诱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_电子游艺官方|大全平台网站*

电子游艺官方|大全平台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教育理论 > >

浅析创设情境 诱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

来源::未知 | 作者:电子游艺官方|大全平台网站* | 本文已影响
  [论文关键词] 情境 引领寻求认知 实操 感悟数学价值

  [论文摘 要] 良好的教学情境,既可以引领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知识的海洋里寻求认知,也可以激励学生向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
  所谓教学情境,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识规律所设置的一种氛围环境,也是给人以乐趣、以兴奋、以追求的一种学习环境。良好的教学情境,既可以引领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知识的海洋里去寻求、去认知,也可以激励学生自我主动地积极地向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所以,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一、创设趣味情境,诱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
  创设一个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可以诱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新知识,可以使枯燥的数学式趣味化,同时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七年级《代数式》的讲授中,我是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新课的:一班人去挑水,一个人一条扁担二个桶,二个人二条扁担四个桶,三个人几条扁担几个桶?学生很容易就会知道:三个人三条扁担六个桶。继而探究,四个人呢,……,n个人呢?从而引出“代数式”用字母来表示其量值关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又让学生从中掌握了代数式的知识。
  二、创设实际操作情境,让学生自主感悟知识
  实际操作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感悟知识、接受知识。例如在讲授八年级数学《四边形》这一章时,如果单凭课本的几幅几何图片来叙述,大部分同学只能想象出用一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形状可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就连平行四边形、梯形他们都难以想象得出如何去截。针对这种现象,在上课前我买来几个大萝卜,先把它们切成若干个正方体,再用一把菜刀当成一个平面,让几位学生到讲台上实际操作。我在旁边一边引导他们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切正方体萝卜,一边与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通过怎样的方向、怎样的角度对应切得的截面是什么形状。这样台上演练的学生特别小心,台下观察的同学也非常专注。生动的范例和学生们亲自的实际操作,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深深地领悟到,用一平面去截一正方体,截面不但可以是四边形,还可能是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这样学生既领悟了知识的实际意义,又深刻地明确了知识的实质效果,截一个几何体产生的结果会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
  三、营建宽松的思维环境,让学生全身心融入到学习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的需要,因为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这种需要其实也正是一种创新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创设宽松、互动、民主的课堂氛围,着眼于学生的个性,重视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学习中去。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题多解的范例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方法去打开思路,拓展联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精神与思维都融入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去。
  四、借助生活原型构建数学理念,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
  数学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的课堂教学除了应该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理念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从而深化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需要。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现实原则”,即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扎根现实、服务现实。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借助生活中的原型构建数学意义,从而真正理解数学、获取数学知识。
  在讲授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节时,在练习过程中我设置了如下一道习题:在“节日促销”活动期间,凡购买指定的商品,消费者均可获得商场发放的该商品售价的10%的现金券。小芳购买了一台A型吸尘器,小黄购买了一台B型吸尘器,两人获得的现金券的价值共为80元,已知B型吸尘器比A型吸尘器售价多100元。求小芳和小黄购买的吸尘器各付款多少元?购物付款问题是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问题,问题一出同学们兴趣盎然,思维非常活跃,那么建构数学理念就是一触即成了。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多提供一点生活数学问题和社会实践数学的机会,学生就会深刻了解数学的价值,从而养成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认识生活。
  综上所述,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是数学教学有效开展的有力保障,而且可以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同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最终实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明帅《和优秀教师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
  2.孔企平《数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任利娟《弗赖登塔尔现实数学教育思想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1)
  4.李艳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07)

电子游艺官方|大全平台网站*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