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矫正认知偏差 平等对待学生_电子游艺官方|大全平台网站*

电子游艺官方|大全平台网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教育理论 > >

矫正认知偏差 平等对待学生

来源::未知 | 作者:电子游艺官方|大全平台网站* | 本文已影响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正确评价学生,应该引起广大班主任的深刻思考和高度重视。这是因为,我们的不少班主任在如何对待学生的问题上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偏差:有的班主任仅凭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有的班主任凭学生某方面的特长评价学生;有的班主任凭过去的经验评价学生;有的班主任凭自己的主观心态如情感、感觉、当时的心理状态评价学生;有的班主任根据学生一时一地的表现来评价学生;还有的班主任仅以师生关系是否密切作为标准来评价学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指出,社会知觉是个人行为的重要基础,个人的社会行为是在社会知觉过程中做出各种判断与评价的结果,但是这种判断与评价并不是完全合理的。由于信息加工往往依靠简单化的直观判断,一旦遇到复杂的社会信息时,就容易导致重大偏差,影响对学生全面、正确的评价。认知偏差就是指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误差,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首因效应的影响
        首因效应是指与他人接触时,最初得到的信息对印象的形成所具有的作用,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影响作用。新学年开始,班主任对新接的班级的学生都有一种根据刚接触后得到的信息而产生的印象,这种印象往往被称为“第一印象”。首因效因对人的社会知觉有很大的影响,它往往以先入为主的观念控制着人的记忆以及对外在事物的解释,影响着人对新事物的接受。事实上首因效应作为第一印象并非是正确的,而它却往往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今后双方交流的过程与互相评价。有些班主任就是根据与学生初次接触时所获得的点滴信息和初步的感性材料来做出推断的。例如,班主任初次和学生见面,看到某个学生留着长头发,便认为这个学生思想品德有问题;相反,看到某个学生热情活泼,便认为这一定是一个品质优秀的学生。 
实践证明,如果班主任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就会在班级工作中出现先入为主、自以为是、公式化、简单化的倾向,对学生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而凭印象下“结论”,做出片面、偏颇甚至错误的评价。这种认知偏差在价值取向上是以肯定和否定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体现的,所以这种偏差的不良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它不仅会造成班级工作的失误,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有时还会助长学生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由此可见,首因效应对班主任工作影响很大,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晕轮效应的影响
        晕轮,原指日光和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环。这种光环往往会使人们感到太阳、月亮不那么明亮了。晕轮效应是指班主任对学生的某些特征过分关注和重视,从而影响了对其他特征的正确评价。也就是班主任从学生的某一突出特征或已有印象出发,形成了一个整体印象,这个整体印象影响了班主任对学生具体特征的正确判断。这是一种“放大”效应,把对事物某些特征的认识扩大到对其他特征的认识上。在教育教学中,原先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就容易被认为是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有问题的所谓“问题学生”就被认为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晕轮效应这种“以点盖面”的直觉偏差是常有的,会对班级工作带来不良后果。 
     晕轮效应的负面影响还直接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成绩上。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很可能受其外表、举止、家庭背景以及一些无关紧要因素的影响,这种认知偏差不仅会影响班主任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而且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变化。
        三、刻板印象的影响
        刻板印象是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有限的信息,对某一类事物得出一种比较固定的、概括笼统的看法。也就是人们在交往中由对象的群体特征推断出构成群体的成员也具备与群体相同的特征。其实质是把群体笼统地等同于个体,把一般简单地看作个别,强调对象同一性的同时,忽略了对象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刻板印象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也存在于班主任的意识之中。例如,一些班主任总是认为在学习上女生一定不如男生,来自农村中学的学生一定不如来自城市中学的学生,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思想品德也一定优秀,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思想品德也一定差等。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及成员的一种简单化的认识,虽然它有助于知觉者对某一群体的概括了解,但很容易产生直觉偏差。从认识论上看,它属于经验主义;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它属于一种 “成见”,严重影响着班主任对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如果班主任不注意克服这种知觉偏差的影响,不立足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而满足于道听途说或者主观经验,就会导致他与学生之间产生误解和隔阂,进而影响教育效果。
        四、近因效应的影响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在时间上相反,是指认识对象留下的最后印象影响人们对他的认识的心理效应。如果说首因效应更多地产生于对陌生人的认识,那么近因效应则更多地存在于对熟悉者的认识之中,其主要原因是近期因素在时间上的优势,它的危害与首因效应是相似的。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不能因为突然发现某个成员有缺点或者犯了错误,就抓住“小辫子”不放,“不计其余”地否定其一贯的表现;同样,班主任也不能因为某个人做了一件好事,或者发现他有某方面的长处,就肯定其以外的不良表现。因此,近因效应也极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既要熟悉人情世故,还要研究教育规律,加深对学生人际关系的认识,矫正认知偏差,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好班级工作,使班集体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电子游艺官方|大全平台网站*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